搜索
X
王怀谦老师
学术成就
接受的专业训练
社会职务
经典案例
每日工作感言
内部语句治疗
起源和发展
核心临床理论和技术
机构
机构动态
媒体关注
机构简史
心理咨询
来访参考
咨询师团队
案例督导
环境
咨询预约
专业培训
父母技能课程
语句治疗专业培训
专题课程
历届展示
公益座谈
各期座谈展示
座谈简介
如何邀请
直播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王怀谦老师
>>
每日工作感言
王怀谦老师
学术成就
接受的专业训练
社会职务
经典案例
每日工作感言
推荐工作感言
王怀谦老师2019年04月06日工作感言
每日工作感言
2021年7月20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
童年没有被母亲共情的孩子内心是空空的,那里缺乏的是自我肯定的内部语句丛
,
这种缺乏可能让他没有勇气和周围的世界接触。科胡特说
: 要让孩子自尊的蓄水池填满。填的是什么呢,就是
这样的语句组织
。这些语句在那里跳动,让孩子自信和充满活力。罗杰斯用共情来治疗,
就是在形成这些组织,我们可以从语句心理学的角度
理解其深刻性。
2021年7月3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
来访者
30
岁,
神经症,
特异的恐惧症状比较多。前期每个月来哈尔滨一次,每次做两个小节治疗,症状消失很快。但内在结构没有松动,
原则上
症状
会
复发。疫情快要结束时,出现害怕尖锐物体症状,明显的置换防御机制。其核心创伤是母亲童年打骂产生的死亡恐惧和自虐性症状
。但
母亲每次打她后都来哄她
,
她自认为妈妈是天下最好的妈妈,自己是天下最好的孩子。否定、隔离、分裂明显。我一直围绕突破防御做工作。
2021年6月30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
家庭
治疗当中,
经常要去观察现实家族
中有哪些互动
模式
、
未
被处理的焦虑、被压抑的情感表达、
家族
成员
的
距离远近
、及
不同版本的家庭故事。
这个时候,我们把一个家族当做一个人来看待,在这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的
一些力量,比如堕胎的婴儿、自杀的
叔伯
、过去已经逝去的先人
,
他们
的创伤存在于家族集体潜意识中,影响着当下的
家庭成员。
比如
来访者
能体验到
他出生前后被母亲堕胎的婴儿,
正
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促使他感受种种痛苦,也曾经给他温暖和爱。
2021年6月17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
传统精神分析所要求的心理学头脑,从语句治疗来看,是指患者对于深层语句的领悟能力、捕捉能力、固定能力及推动力。
传统治疗中
诠释技术
,可以看做是
力度小、频率低
的语句重复
,
这种有缺陷的技术不得不
借助患者的心理学头脑去弥补
其
缺陷。相反,语句技术因对诠释
性
语句
进行大
密度
的叠加、
用
加大
振幅去增加体验性、咨询后的自我
叠加
增加了治疗量,可以弥补患者心理学头脑的不足。
2021年6月10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对于情绪表达有困难的来访者,我们要边训练其情绪表达的能力,边清除他想象中的压制者。如果在治疗师面前也难以表达,或者怕说错,这时候首先要处理负性移情,解除移情式阻抗。暂短的几次会谈不能达到目的,需要相对长的疗程和较高的治疗密度。治疗师不能因为来访者的家属要求快速治疗而违反治疗程勋,那只会更慢。治疗需要从容,需要有精确的评估、深思熟虑及有时间对过程进行反思和督导。治疗师需要有勇气拒绝任何快速治疗的要求,不被干扰,这也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2021年6月4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将家庭系统排列进一步建立在语句心理学理论上,有诸多新启示。其一是因为把排列看成是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连续不断呈现的语句,并且语句需要叠加重复,就为连续性的、多次排列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连续性排列具有解构和建构作用。其二是语句理论解释了很多排列不能最终起疗愈作用的原因——能量的运作不充分,这样系统排列就有理由进一步运作能量,达到最终的疗效,这成为连续行排列的能量论依据。
语句理论给精神分析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对家庭治疗也是这样。
2021年5月30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最近三个案例所用到的临床技术:
其一. 心理教育加语句重复。其二.森田疗法原则“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加上叙事治疗的外化技术。其三.结构式家庭治疗表演技术,加上萨提亚沟通方式的呈现和选择,加上精神分析防御机制的分析,再加上语句治疗中的录音和家庭作业。
2020年10月24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
“我不能承认妈妈可能会弄死我,那样我就没有办法面对妈妈了,就没有人养我了,我真会死掉;我要为自己感觉到的死亡威胁找个理由,也许是丢工作、进监狱,也许是从高楼上掉下去(恐高),也许是要得艾滋病了,也许是……” 这是来访者处理来自父母的死亡恐惧的一种方式,曾经被费尔贝恩等分析家所揭示。从儿童开始,就用这样的语句处理恐惧,并把这个语句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只记住了转移恐惧的对象。有的儿童和成人恐惧火葬场、马路也是如此
2020年10月18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
原始的似病理性的内部语句,是指儿童潜意识中自我夸大语句和对父母
的
理想化语句。之所以说是病理性的,是因为夸大和理想是和现实不符的。而且儿童的自我夸大中,还有父母是自己一部分、为自己服务的一体化错觉的程序性语句;对父母的理想化中,也有自己是父母的一部分,让父母为自己发挥功能的一体化错觉的语句。一体化错觉也是非现实的、是病理性的。但这些非现实性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的
“病理性”,是人格发育必然经历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又是正常的,所以只能说是“似病理”。
原始的似病理的内部语句,能否被养育者的神入性语句、并进一步被健康的回应和现实化语句消化掉,决定了儿童心理能否正常发育。
2020年10月17日王怀谦老师工作感言:
从自体心理学角度讲,
“开放”意味着和外部世界接触,放下对内部自体和自体客体的一体
化
错觉。
“实事求是”意味着放下对内部自体的夸大和自体客体的理想化,看到内部和外部世界真实的情况。“股份制”意味着独立和建立界限。而“民族自信”是人格志向的一极,“中国梦”是理想的一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是“张力弧”。我们看到国家的发展和个人健康心理的发展是一直的,符合精神分析原理。
共
108
条 1/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10页
下一页
尾页
友情链接
中国网
中国日报
中国政府网
腾讯新闻
中国新闻网
搜狗
新浪
百度
好搜
百度搜索
搜狗搜索
新浪网
QQ
雅虎
CMS
网易
sohu
搜狐
内部语句治疗
起源和发展
核心临床理论和技术
机构
机构动态
媒体关注
机构简史
心理咨询
来访参考
咨询师团队
案例督导
环境
咨询预约
专业培训
父母技能课程
语句治疗专业培训
专题课程
历届展示
公益座谈
各期座谈展示
座谈简介
如何邀请
手机:
13339318809(预约)
邮件:
896884454@qq.com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华山路3-5号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
89761631@qq.com
哈尔滨心理咨询医生-哈尔滨东方国际心理咨询中心-哈尔滨心理专家在线咨询-哈尔滨心理医生
版权所有 2020-2025 沪ICP备05004653号